污水高效處理及回用技術
來源:中國環(huán)保產業(yè) 閱讀:2217 更新時間:2010-06-21 15:38詳細信息 | |||||
項目名稱 | 污水高效處理及回用技術 | ||||
建設地點 | 建設起始時間 | 建設結束時間 | |||
建設性質 | 新建 | 工程投資 | 廢水性質 | ||
處理規(guī)模 | 進水水質 | 出水水質 | |||
處理工藝 | 運行費用 | 承包范圍 |
工程說明
由南京中電聯(lián)環(huán)保股份有限公司開發(fā)的污水高效處理及回用技術,主要適用于含煤、礦渣粉、泥砂、綜合雨污排水等含濁含色污水的處理回收利用;適應于煤礦、火電廠、碼頭等瞬時大水量處理且運行靈活,并對生產場區(qū)要求性較高,占地較少的場所。
主要技術內容
一、基本原理
污水高效處理及回用同程化技術是將物理處理與化學處理有機組合為一體的物化水處理工藝,主要原理是將污水處理中的混凝反應、離心分離、重力分離、動態(tài)過濾和污泥濃縮等過程完成在一個流程和一個單元設備體中,區(qū)別于常規(guī)的幾個單元組合的所謂“一體化”設備,完全實現(xiàn)了污水處理及回用處理過程的“同程化”。
二、技術關鍵
投藥混凝反應、離心分離與重力沉降;采用全流程的升流式過程,過濾區(qū)分為污泥絮凝過濾區(qū)和浮動濾料過濾區(qū)。升流處理流程中各種下沉顆粒進入污泥濃縮區(qū),在離心力及靜壓的作用下使污泥快速壓縮沉淀,含水率一般小于95%,并可定時或連續(xù)排至污泥干化池或直接進行脫水處理。
典型規(guī)模
80t/h或2000t/d。
主要技術指標及條件
一、技術指標
水力停留時間28~35min;處理效果:SS去除率 95%~99.5%,濁度≤5,COD去除率40%~70%;反沖洗:反沖洗強度0.4~0.5m3/m2·min,反沖洗時間約4min,反沖洗周期3~4日;排泥:污泥含水率92%~96%。
二、條件要求
進水SS≤3000mg/L,水量波動性≤±20%.
主要設備及運行管理
一、主要設備
高效污水凈化裝置1臺,Q=80m3/h;提升泵2臺(一用一備),Q=80m3/h,H=22m;混凝劑加藥裝置1套,2箱3泵制(計量泵進口);助凝劑加藥裝置1套,2箱3泵制(計量泵進口);回用水池1套,200m3(鋼筋混凝土);回用水泵(兼高效凈水器清洗泵)2臺,Q=200 m3/h,H=35m;配套的管閥及測量儀表1套。
二、運行管理
在污水調節(jié)池達到一定水位后,由液位計發(fā)出信號,高效凈水器進出口閥自動開啟,提升泵、投藥計量泵自動啟動后,再循環(huán)閥自動關閉,污水處理自動進行。加藥裝置根據溶液箱的液位信號自動報警,并提示是否需要配藥;計量泵根據設定自動切換。當沉煤池液位低于設定液位后自動停運進水泵、加藥泵,關閉進出口閥,也可人工設定啟停。當運行一段時間后(根據調試設定),高效凈水器底部排污電動閥自動開啟排除內部沉積的污泥至污泥干化池或進入脫水系統(tǒng)。高效凈水器運行一段時間后,需進行反洗,一般3~4周一次。當設備設置的溢流管自動出水時,會實現(xiàn)自動反沖洗程序。
投資效益
一、投資情況
總投資200萬元,其中設備投資120萬元;運行費用 84萬元/年;主體設備壽命20年。
二、經濟效益
綜合經濟效益150萬元/年;直接經濟凈效益66萬元/年;投資回收年限約3年。該技術獲江蘇省和南京市高新技術產品獎,并被中國環(huán)境保護產業(yè)協(xié)會評為2009年國家重點環(huán)境保護實用技術(B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