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角洲夏季一次典型臭氧污染過程的模擬
更新時間:2015-11-03 11:00
來源:環(huán)境科學
作者:
閱讀:2537
摘要
利用WRF/Chem空氣質量模式對長江三角洲夏季一次典型臭氧(O3)污染過程的時空分布特征和物理化學機制進行了數值模擬研究.結果表明,模式能夠合理地再現這次長江三角洲夏季典型O3污染過程的時空分布特征和演變規(guī)律.2013年8月10~18日,長江三角洲主要受副熱帶高壓影響,晴天、高溫和小風的氣象條件有利于光化學污染的形成.模擬結果表明,長江三角洲地區(qū)氣象場、地理位置、區(qū)域輸送和化學生成都對O3的時空分布有影響.敏感性實驗表明,上海O3濃度在海洋性氣流影響下較低,但上海排放源對長江三角洲O3濃度時空分布的影響較為顯著;南京近地面高濃度O3主要貢獻為化學生成(烯烴和芳香烴)和高層O3的垂直輸送,杭州和蘇州近地面高濃度O3主要來源于物理過程.在O3生成速率最大時(11~13h)對O3前體物減排,對長江三角洲15:00的O3峰值濃度影響較為明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http://www.m.tanger168.cn/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511031100128750.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