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藻體系去除水產養(yǎng)殖廢水中氮和磷的凈化實驗
摘要: 以投加人工飼料喂養(yǎng)羅非魚7天的玻璃魚缸內的廢水為樣品,接種地衣芽孢桿菌(Bacilluslicheniformis)、硝化細菌、月牙藻(Selenastrum reinsch)和四尾柵藻(Scenedesmus quadricanda)后于光照箱內培養(yǎng),于0、12h、24h、48h、84h、120h、168h測定廢水樣品的pH值、溶解氧、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和可溶性磷酸鹽的去除率,以24h氨氮和168h可溶性磷酸鹽的去除率為指標進行L9(34)正交實驗,研究菌-藻體系去除水產養(yǎng)殖廢水中氮和磷的凈化效果。結果表明,地衣芽孢桿菌、硝化細菌、月牙藻和四尾柵藻組成的菌-藻體系可以通過其新陳代謝過程中形成的原始共生關系有效地去除養(yǎng)殖水體中的氮、磷污染物。菌-藻體系去除氨氮的最佳反應時間為24h,最大去除率98%,在初始密度為5×105cells/ml條件下,最佳菌-藻體積配比為1∶2∶2∶3,即最佳菌-藻初始密度分別為2.5×105cell/ml、5.0×105cell/ml、5.0×105cell/ml、10.0×105cell/ml。菌-藻體系去除可溶性磷酸鹽的最佳反應時間為168h,... 更多
關鍵詞: 廢水; 磷; 氮; 水質凈化; 水產養(yǎng)殖; 菌-藻體系
中國是水產養(yǎng)殖大國,產量多年居世界首位。2007年,中國水產品產量已達4747.5萬噸,其中人工養(yǎng)殖產量3278.3萬噸。高產、高密度的養(yǎng)殖方式給中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2007年漁業(yè)產值達4457.5億元,占當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8%
詳細內容請查看附件部分: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
如果需要了解更加詳細的內容,請點擊下載 201211112127456342.zip
下載該附件請登錄,如果還不是本網會員,請先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