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圍墾等威脅因子增加 河南濕地面積正逐步減少
濕地與森林、海洋并稱全球三大生態(tài)系統(tǒng)。然而最新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由于水利工程、污染、圍墾、基建占用等威脅因子增加,河南濕地面積正逐步減少。
日前,記者從河南省林業(yè)廳獲悉,為進一步摸清河南省濕地資源情況,掌握全省濕地資源動態(tài)變化情況,有針對性地強化濕地保護政策,河南省林業(yè)廳從2011年開始,組織開展了全省濕地資源調查,于2013年底圓滿完成調查任務,調查質量被國家林業(yè)局評定為優(yōu)秀等級。
調查結果顯示:河南省濕地總面積62.79萬hm2(不包括水稻田63.38萬hm2,下同),全省濕地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率(即濕地率)為3.76%。與1996~1999年第一次調查同口徑比較,濕地面積減少了3.73萬hm2,減少率為5.60%。
近年來,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力加強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保護和建設,濕地保護與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截止2011年底,全省共建有33個自然保護區(qū)、8個濕地公園,受保護濕地面積16.42萬hm2,濕地保護率達26.15%。
調查結果顯示,河南省濕地資源面臨的威脅很多,除氣候變化等自然因素外,還有水利工程(河流攔河壩、水域控導壩)、污染(工業(yè)“三廢”、農藥、化肥和城鎮(zhèn)居民生活廢水污染)、圍墾、基建占用、過度捕撈野生動物和采集野生植物、外來物種入侵、非法狩獵等眾多人為干擾因素。與第一次調查相比,威脅濕地的主要因子有所增加,影響范圍和影響頻次也在增長,導致全省濕地面積逐步減少,許多河流、沼澤等自然濕地轉化為庫塘、養(yǎng)殖場、稻田等人工濕地,濕地功能退化,生物多樣性減少。部分濕地污染加劇,生態(tài)環(huán)境質量下降、濕地資源破壞嚴重。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http://www.m.tanger168.cn/gtech_pic/images/images/qrcode_for_gh_7f21ccef0be4_430.jpg)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