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在生物接觸氧化池中的重要性
接觸填料作為微生物棲息的場所,是生物膜的載體,不僅影響著生物的生長、繁殖和脫落,而且填料的性能對生物膜的性狀、氧的利用率和水力分布條件等起重要作用,是直接影響生物接觸氧化工藝處理效果的關鍵因素。
在此以兩個同在太原市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城市污水處理廠的實際運行情況進行對比 .一個是太原市北郊污水處理廠,另一個是太原市殷家堡污水處理廠.其中北郊污水處理廠處理規(guī)模為4.5×103 m3/d,處理工藝為活性污泥法;殷家堡污水處理廠處理規(guī)模為10×103 m3/d,處理工藝是以爐渣為填料的兩段接觸氧化法。
即進水經污水泵從集水井提升至粗濾機,經粗濾后進入計量槽,然后流人第一生物接觸氧化池(一氧池),帶有脫落生物膜的污水從一氧池進入第一接觸沉淀池(一沉池),進行泥水分離.一沉池出水再經第二生物接觸氧化池(二氧池)和第二接觸沉淀池(二沉池)處理后排放.接觸沉淀池定期用空氣進行反沖洗,以去除所截流的污泥.
生物接觸氧化法在處理城市污水時,比起傳統(tǒng)活性污泥法,其優(yōu)點是顯而易見的,這要歸功于接觸沉淀池和填料的存在.由于在沉淀池中增加了接觸層,可強化懸浮物的分離效果,而且接觸層生物膜可利用氧化池出水中較高的剩余溶解氧,對水質進一步生物氧化;而填料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三高”,即:
(1)高生物量.由于填料的大比表面積,為生物棲息提供了巨大的空間,使得大量微生物得以附著生長,因而可維持生物接觸氧化池內較高濃度的生物量.
(2)高生物活性.由于填料的設置,可對氣泡進行切割和阻擋,起到了曝氣受限器的作用,使氣泡的停留時間和氣液接觸的表面積增加,實測證明提高了氧的吸收能力,可減少曝氣量.在曝氣面積不變的情況下,曝氣強度增加,空氣水流擾動劇烈,對生物膜表面的沖刷加強,使生物膜更新快,泥齡短,因而接觸氧化池具有較高的生物活性.
(3)高傳質速度.因填料的高孔隙率和生物膜的立體結構,使廢水較方便地進入填料內部孔,進行生物接觸氧化反應,同時也使得正常脫落的生物膜較為容易地從填料中隨水流出,減少了填料堵塞的出現概率,同時由于曝氣強度大,池內流體強烈擾動,生物膜表面的代謝物質流動和更新速度快,反應濃度梯度大,傳質效率高,因而生物膜能保持較高的生化反應速率.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