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廠采用玻璃纖維袋式除塵器治理回轉窯窯尾廢氣
來源:泊頭市鵬鶴環(huán)保機械有限公司 閱讀:4000 更新時間:2009-02-13 09:47一、處理工藝流程與主要技術參數(shù)
圖為該廠治理前的工藝流程。
![]() |
主要設備有:
①Φ2.5m×50m帶多筒冷卻機的回轉窯,設計產量7.5t/h,實際為6.5~7.0t/h,熱耗6694.4~7531.2kJ(1600~1800kcal)/kg熟料。
②余熱鍋爐,蒸發(fā)量10t/h,蒸汽壓力13kg/cm2。
③旋風除塵器,4—Φ1100。
④窯尾主排風機Y4—73—11No.14D鍋爐引風機,風量90500m3/h,全壓3942.27Pa(402mmH2O),配套電機JS117-4180kW。
由于旋風筒灰斗處鎖風不嚴密,效率偏低,出口廢氣含塵濃度高達29g/m3(標準狀況)。廢氣溫度約200℃,所排放的粉塵顆粒較細,小于10um的約占80%,含濕量小于10%。因此,如采用傳統(tǒng)的電收塵器,則比電阻偏高,需要增加增濕塔,這樣維護管理復雜,投資費用高。
后經本公司專家設計和指導,采用微機控制的玻璃纖維袋除塵器。改造后的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旋風筒出口的含塵煙氣道過窯尾排風機壓入玻璃纖維袋收塵器,經濾袋過濾后,干凈氣體沿排煙道進入煙囪。當除塵器運行阻力上升至限定值時,袋式除塵器就開始清灰、卸灰、回灰等一系列動作,整個過程均是自動控制。
![]() |
玻璃纖維袋式除塵器的主要參數(shù)見表
|
二、運行說明與主要技術經濟指標
該除塵器經過一年的設計、制造、安裝、調試后,正式投入運行,取得了圓滿的效果,完全達到原設計指標。排放濃度53~139mm/m3,除塵器效率為99.5%~99.8%,漏風量約為10%。除塵器的運行結果見表。
|
玻璃纖維袋的使用壽命,原設計要求為平均一年,而該除塵器自投產后,除個別更換外,大部分尚在使用之中。累計平均壽命達到兩年。
該廠窯尾除塵系統(tǒng)在改造前,煙塵排放量(標準狀況)一般在29g/m3。每天向外排放的粉塵約20t。經過改造后,基本上全部收下來入庫,與生料摻和攪料可全部入窯。這樣,每年可回收粉塵的價值約17萬元,加上排污費12萬元,則該廠每年少支出29萬元。
除塵系統(tǒng)改造總投資約45萬元,改造后,運轉一年半即可回收全部投資。
三、工程設計特點與經驗體會
①在預熱鍋爐干法窯尾采用玻璃纖維袋式除塵器是比較合理、經濟的。與電除塵器相比,無須增加增濕塔;而與分解爐等預熱器窯相比,無須采用降溫措施。所以,這種除塵裝置推廣較快。
②采用微機自動控制具有顯著特點。
a、控制系統(tǒng)具有定時清灰和定阻清灰兩種功能,對穩(wěn)定系統(tǒng)阻力、減少清灰次數(shù)、延長濾袋壽命、提高除塵器效率都有利。
b、除塵系統(tǒng)的清灰、卸灰、回灰的一條龍自動控制,提高了自動化水平,節(jié)省了勞力,減輕了工人勞動強度。特別是回灰的穩(wěn)定,給窯灰充分利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
c、修改參數(shù)連續(xù)、方便、控制精度高,并有阻力記錄觀察除塵器運行情況,使除塵器系統(tǒng)處于最佳運行狀態(tài)。
d、軟、硬件設計合理,功能齊全,定阻檢測異常時有聲、光報警及內容顯示。同時,還具有較強的現(xiàn)場抗干擾能力,使這套裝置能長期在現(xiàn)場較惡劣的環(huán)境下工作。
③該廠由于是老系統(tǒng)改造,受設備、地形限制。管道布置不盡合理,使系統(tǒng)的阻力增加,并使窯尾袋式除塵器沒有達到微負壓排氣的原設計要求。加上限期停產治理,壓力大,在安裝過程中,也與設計有出入。否則除塵效率會更高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