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PM2.5對日本是擔憂也是商機
中國大量出現的大氣污染物質——“PM2.5”也在對日本造成各種影響。日本環(huán)境省于2月13日召開了由大氣污染問題專家參加的會議,討論了中國大氣污染物質對日本的影響和防范對策。但與此同時,中國對日本品牌的空氣凈化器的需求出現了激增。據推算,到2030年與防止大氣污染相關的設備市場將達到5萬億日元(約合3332.73億人民幣),日本企業(yè)通過技術實力獲得效益的機會將不斷增加。
“國民的關注正在提高,希望在本月之內敲定應對方針”,在13日專家會議的一開始,日本環(huán)境副大臣井上信治就強調了盡快敲定防范對策的必要性。“PM2.5”正在飄到以日本西部為中心的廣大地區(qū),這可能對居民健康造成消極影響。
據日本環(huán)境省于2010年實施的調查顯示,中國環(huán)保產業(yè)的市場規(guī)模當時為11萬億日元,2030年將擴大至42萬億日元。其中,包括與防止大氣污染相關的集塵設備與分析裝置、可再生能源以及純電動汽車等環(huán)保車在內,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5萬億日元以上。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市場對“日本品牌”的需求最先啟動的領域是民眾日常使用的空氣凈化器。在中國,松下和大金工業(yè)的空氣凈化器的銷售在1月擴大到了上年的2-3倍。中國民眾正在積極采取自我保護措施。日本堀場制作所正在日本和中國市場銷售包括“PM2.5”在內的大氣污染物質的分析裝置,預計今后需求將不斷擴大。
夏普負責人稱:“在中國當地的銷售柜臺,正在以能夠吸收PM2.5的性能作為賣點”。該公司推出的空氣凈化器可以吸收直徑0.3微米(1微米等于100萬分之1米)的微塵和塵埃。“PM2.5”被認為直徑在2.5微米以下,因此這款設備在保護室內環(huán)境方面有望起到一定效果。
此外,松下的空氣凈化器在中國的銷售也非常強勁,1月銷量增至上年同月的約2.2倍。該公司正在銷售的產品總計分為7個機型,價格在1.4萬日元到7萬日元不等。為了滿足當地消費者的需求,該公司產品增加了更清楚顯示空氣污染程度的功能以及感知香煙煙霧改變風向的功能等。由于銷量正在增長,該公司旗下的廣東工廠正在通過提高開工率來增加產能。
中國對日本產品的關注目前主要集中在家用產品領域,而在產業(yè)設備領域,正在擴大銷售的企業(yè)也不在少數。在煤炭火力發(fā)電站脫硫裝置領域,三菱重工和川崎重工業(yè)已經與中國發(fā)電站建立合作關系。例如川崎重工業(yè)正在向中國博奇提供該項技術。
此外,日立造船正在銷售能夠消除汽車尾氣中引發(fā)光化學煙霧的氮氧化物(NOx)的脫硝裝置。該裝置利用催化劑使NOx發(fā)生化學反應,然后使汽車尾氣無害化。在中國,該公司已經與煤炭火力發(fā)電站建立了合作關系。
另一方面,在“PM2.5”主要來源的卡車等柴油發(fā)動機的環(huán)保設備領域,日本企業(yè)的成功案例仍然不多。
日本礙子(NGK)在陶瓷材質的柴油車尾氣凈化裝置(DPF)領域掌握全球份額的4成。而在中國,由于在北京和上海等大城市以外,針對汽車尾氣中的煙塵的限制實際上仍未發(fā)揮作用,中國的DPF需求仍然極小。該公司幾乎沒有向中國供貨。
此外,作為汽車尾氣處理裝置,日野汽車和五十鈴汽車等日本各卡車廠商采用了利用濾清器捕捉PM(顆粒物)加以燃燒,然后利用尿素將NOx分解為水和氮的二步走機制。此前該技術一直用于應對日本汽車尾氣限制的強化。
有觀點認為,從中長期來看,中國汽車尾氣限制將加強。在中國的卡車市場,北京汽車和東風汽車等當地廠商占據很高市場份額。限制強化對日本廠商而言看起來將構成利好,但很多觀點認為,“當地廠商通過與日歐巨頭展開合作來提高環(huán)保技術的態(tài)勢將加強”。實際上,2013年1月,就已經出現了當地廠商積極獲取日歐廠商先進技術的動態(tài),沃爾沃與東風就組建合資公司達成了協(xié)議。
使用微信“掃一掃”功能添加“谷騰環(huán)保網”